制作带raid驱动系统盘_制作带raid驱动系统盘的软件

       接下来,我将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和个人观点来回答大家对于制作带raid驱动系统盘的问题。现在,让我们开始探讨一下制作带raid驱动系统盘的话题。

1.??????raid????ϵͳ??

2.笔记本如何组建磁盘阵列

3.如何制作带RAID驱动的PE启动盘

4.raid卡的 驱动 怎么添加到2003系统盘

5.怎样组建磁盘列阵?

6.如何组建 1块硬盘做系统 另外2块硬盘raid0 因为我1块是60G的海盗船固态硬盘 另外2块是500G的机械硬盘

制作带raid驱动系统盘_制作带raid驱动系统盘的软件

??????raid????ϵͳ??

       系统盘不一定是安装盘,也可能是驱动程序盘。如果你需要重装系统,我们推荐使用经过验证的系统盘,这样就可以自动、顺利地解决系统安装问题。无论你是用U盘还是硬盘,安装速度超快!

选择兼容性好的系统盘

       选择一个兼容性好(支持IDE、ACHI、Raid模式)、能自动永久激活并自动安装硬件驱动的系统盘,这样就能全程无忧地重装系统啦。

U盘安装步骤

       用UltraISO软件打开系统安装盘文件(ISO格式),然后“写入映像文件”。插入U盘,点击“确定”,等待程序执行完毕,你就得到了一个可以引导启动的U盘。用它启动电脑,系统重装轻松搞定!

硬盘安装步骤

       首先,确保你有一个正常运行的Windows系统。将ISO文件中的“*.GHO”和“安装系统.EXE”提取到非系统分区。运行“安装系统.EXE”,按回车开始还原操作,再次确认后系统将自动安装。注意备份C盘重要资料哦!

搜索图文教程

       想看图文教程?很遗憾,我们无法直接给你。但你可以在“知道页面”右上角的搜索框中输入“系统安装教程”,详细的图文教程就会出现在你眼前。

笔记本如何组建磁盘阵列

       不要disable.

       有一个RAID蕊片,将两块硬盘数据做RAID1的同步。

       这样对电脑的硬盘上数据稳定增加安全。

       -------------------------------

       下面讲究通常的一些步骤。

       建立RAID的组成,可以根据自带阵列的功能在BIOS中,或者开机时提示的RAID设置中定制指定的组合。

       完成后,硬盘资料会全部丢失,然后选择系统安装,从2000以后,都有此功能,安装时及时按F6,提示加载RAID驱动,按S选择,通常是已经集成的,直接提示加载即可,如果没有,要找到软驱加载驱动,这个软盘在主板购买时会带的。

       没有也没有关系,需要在官方网站下载,不过现在软驱和软盘很难找了。

       之后 正常即安装了。

       当然有些先进一些的主板,会带光盘。辅助安装,不需要加载了。

       备份方面,通常采用,windows自带的备份。若一定要ghost

       需要在安装好系统后。安装启动目录,这样系统引导RAID驱动后,再进入ghost,进行备份 和还原。

如何制作带RAID驱动的PE启动盘

       首先需要笔记本支持RAID。如支持组件RAID,可以参考以下方式

       [INTEL平台]?建立?RAID?磁盘阵列

       警告!?重新建立?RAID?磁盘阵列时,所有磁盘储存装置中的数据将会被删除。

       1.?进入?BIOS?设定:?计算机重新启动时,在?POST(开机自动测试)?时按下?<F2>,进入BIOS?设定页面。

       2.?当进入?BIOS?设定画面时,?将会出现计算机系统信息。之后在页面中按下?<F7>?进入?[Advanced Mode] (进阶模式)。

       3.?在?[Advanced Mode]?设定页面中,选择?[Intel(R)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按下?<Enter>?进入。

       4.?在?[Intel(R)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页面中,选择?[Create RAID Volume]?然后按下?<Enter>。

       5.?在?[Create RAID Volume]?设定页面中,可设定RAID?数组的?[Name]、[RAID Level]、[Select Disk]、[Strip Size]?和?[Capacity (MB)]。

       ①[Name]:?可输入?RAID?数组的名称。

       ②[RAID Level]:?选择要建立的?RAID?模式。

       ③[Select Disk]:?将要建立为RAID?的磁盘选择?[X]。

       ④[Strip Size]:?选择?RAID?数组区块大小,,可用区块数值从?4 KB?至?128 KB。

       ⑤[Capacity (MB)]:?可输入所需的?RAID?数组容量,默认值为可允许的最大容量。

       6.?完成所有设定后选择?[Create Volume]?并按下?<Enter>?建立?RAID?数组,之后将返回?[Intel(R)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页面。

       7.?最后按下<F10>,选择?[OK]?储存您的变更并离开?BIOS?设定程序。

       8.?当重新建立/删除?RAID?磁盘阵列后,即可开始重新安装操作系统。

       [AMD平台]?建立?RAID?磁盘阵列

       警告!?重新建立?RAID?磁盘阵列时,所有磁盘储存的数据将会被删除。

       1.?进入?BIOS?设定:?计算机重新启动时,在?POST(开机自动测试)?时按下?<F2>,进入BIOS?设定页面。

       2.?当进入?BIOS?设定画面时,?将会出现计算机系统信息。之后在页面中按下?<F7>?进入?[Advanced Mode] (进阶模式)。

       3.?在?[Advanced Mode]?设定页面中,选择?[RAIDXpert2 Configuration Utility]?按下?<Enter>?进入。

       4.?在?[RAIDXpert2 Configuration Utility]?页面中,选择?[Physical Disk Management]?然后按下?<Enter>。

       5.?在?[Physical Disk Management]?页面中,选择?[Select Physical Disk Operations]?然后按下?<Enter>。

       6.?在?[Select Physical Disk Operations]?页面中,选择?[Initialize Disk]?然后按下?<Enter>。

       7.?在?[Initialize Disk]?页面中,选择?[Select Physical Disk to Initialize]?中所需的磁盘储存装置并切换为?[ON],?完成后选择?[OK]。

       8.?请在页面中再次确认,之后选择?[Yes]?开始执行,完成后将返回?[Select Physical Disk to Initialize]?页面。

       9.?请前往?[RAIDXpert2 Configuration Utility]?页面,选择?[Array Management]?然后按下?<Enter>。

       10.?在?[Array Management]?页面中,选择?[Create Array]?然后按下?<Enter>。

       11.?在?[Create Array]?页面中,选取?[Select RAID Level]?确认需要的?RAID Level,完成后选择?[Select Physical Disk]?然后按下?<Enter>。

       12.?在?[Select Physical Disk]?页面中,选取?[Select Media Type],之后将选定的储存装置切换至?[On]?或全选为?[Check All],完成后选择?[Apply Changes]?回到?[Create Array]?页面。

       13.?在?[Create Array]?页面中,设定数组的相关参数?[Array Size]、[Array Size Unit]、[Select Cache Tag Size]、[Read Cache Policy]?和?[Write Cache Policy]。

       ①[Array Size]:?输入所需的?RAID?数组容量,默认值为可允许的最大容量。

       ②[Array Size Unit]:?选择RAID?数组容量的显示单位。

       ③[Select Cache Tag Size]:?选择?RAID?数组区块大小,,可用区块数值从?64 KB?至?256 KB。

       ④[Read Cache Policy]:?选择RAID?数组是否采用读取数据时支持暂存Cache或不支持。

       ⑤[Write Cache Policy]:?选择RAID?数组是否采用写入数据时支持暂存Cache或不支持。

       14.?完成所有设定后选择?[Create Array]?并按下?<Enter>?建立?RAID?数组,之后将返回?[Array Management]?页面。

       15.?最后按下<F10>,选择[OK]储存您的变更并离开?BIOS?设定程序。

       16.?当重新建立/删除?RAID?磁盘阵列后,即可开始重新安装操作系统。

raid卡的 驱动 怎么添加到2003系统盘

       用不着制作啦现在网上的深山红叶和老毛桃的PE工具箱都可以支持啦你可以下光盘镜像版的然后里面有外置程序是可以修改的外置程序如果打包成了WIM格式可以用WimTool解开修改至于要使PE支持RAID需要在进PE时按Ctrl+F9(一般是这个 启动时屏幕下面有提示 注意看就行啦 )

怎样组建磁盘列阵?

       首先把RAID卡的驱动下载下来,准备一个外置USB软驱.将下载的驱动考到软盘里,在安装windows2003操作系统时,在检测系统硬件时,会有提示,要求加载RAID驱动.这时把软驱插放,就可以装RAID的驱动加载到2003系统里.

如何组建 1块硬盘做系统 另外2块硬盘raid0 因为我1块是60G的海盗船固态硬盘 另外2块是500G的机械硬盘

       近,刚刚帮朋友装了一台电脑,朋友选择了160GB的SATA硬盘。之前,朋友有一台老的电脑,由于经常在网上下载影片和游戏,因此对硬盘进行了几次升级,分几次购买了几块80GB PATA硬盘。由于朋友的那台旧电脑实在没法再用,因此打算把几块硬盘组合起来,装进新配的电脑中使用。因此朋友想组成RAID磁盘阵烈进行使用,以提高机器性能和增大磁盘的容量。那么什么是RAID呢?如何实现RAID功能?PATA与SATA硬盘能组建RAID磁盘阵列吗?于是笔者进行了整理搜集,得文如下:

        一、什么是RAID?其具备哪些常用的工具模式?

        即然提到了RAID磁盘阵列,那么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RAID?所谓的RAID,是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简称,中文为廉价冗余磁盘阵列。由1987年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提出的,初衷是为了将较廉价的多个小磁盘进行组合来替代价格昂贵的大容量磁盘,希望单个磁盘损坏后不会影响到其它磁盘的继续使用,使数据更加的安全。RAID作为一种廉价的磁盘冗余阵列,能够提供一个独立的大型存储设备解决方案。在提高硬盘容量的同时,还能够充分提高硬盘的速度,使数据更加安全,更加易于磁盘的管理。

        了解RAID基本定义以后,我们再来看看RAID的几种常见工作模式。

        1、RAID 0

        RAID 0是最早出现的RAID模式,即Data Stripping数据分条技术。RAID 0是组建磁盘阵列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只需要2块以上的硬盘即可,成本低,可以提高整个磁盘的性能和吞吐量。RAID 0没有提供冗余或错误修复能力,是实现成本是最低的。

        RAID 0最简单的实现方式就是把N块同样的硬盘用硬件的形式通过智能磁盘控制器或用操作系统中的磁盘驱动程序以软件的方式串联在一起创建一个大的卷集。在使用中电脑数据依次写入到各块硬盘中,它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整倍的提高硬盘的容量。如使用了三块80GB的硬盘组建成RAID 0模式,那么磁盘容量就会是240GB。其速度方面,各单独一块硬盘的速度完全相同。最大的缺点在于任何一块硬盘出现故障,整个系统将会受到破坏,可靠性仅为单独一块硬盘的1/N。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便出一了RAID 0的另一种模式。即在N块硬盘上选择合理的带区来创建带区集。其原理就是将原先顺序写入的数据被分散到所有的四块硬盘中同时进行读写。四块硬盘的并行操作使同一时间内磁盘读写的速度提升了4倍。

        在创建带区集时,合理的选择带区的大小非常重要。如果带区过大,可能一块磁盘上的带区空间就可以满足大部分的I/O操作,使数据的读写仍然只局限在少数的一、两块硬盘上,不能充分的发挥出并行操作的优势。另一方面,如果带区过小,任何I/O指令都可能引发大量的读写操作,占用过多的控制器总线带宽。因此,在创建带区集时,我们应当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慎重的选择带区的大小。

        带区集虽然可以把数据均匀的分配到所有的磁盘上进行读写。但如果我们把所有的硬盘都连接到一个控制器上的话,可能会带来潜在的危害。这是因为当我们频繁进行读写操作时,很容易使控制器或总线的负荷超载。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建议用户可以使用多个磁盘控制器。最好解决方法还是为每一块硬盘都配备一个专门的磁盘控制器。

        虽然RAID 0可以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更好的性能,但是整个系统是非常不可靠的,如果出现故障,无法进行任何补救。所以,RAID 0一般只是在那些对数据安全性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才被人们使用。

        2、RAID 1

        RAID 1称为磁盘镜像,原理是把一个磁盘的数据镜像到另一个磁盘上,也就是说数据在写入一块磁盘的同时,会在另一块闲置的磁盘上生成镜像文件,在不影响性能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可修复性上,只要系统中任何一对镜像盘中至少有一块磁盘可以使用,甚至可以在一半数量的硬盘出现问题时系统都可以正常运行,当一块硬盘失效时,系统会忽略该硬盘,转而使用剩余的镜像盘读写数据,具备很好的磁盘冗余能力。虽然这样对数据来讲绝对安全,但是成本也会明显增加,磁盘利用率为50%,以四块80GB容量的硬盘来讲,可利用的磁盘空间仅为160GB。另外,出现硬盘故障的RAID系统不再可靠,应当及时的更换损坏的硬盘,否则剩余的镜像盘也出现问题,那么整个系统就会崩溃。更换新盘后原有数据会需要很长时间同步镜像,外界对数据的访问不会受到影响,只是这时整个系统的性能有所下降。因此,RAID 1多用在保存关键性的重要数据的场合。

        RAID 1主要是通过二次读写实现磁盘镜像,所以磁盘控制器的负载也相当大,尤其是在需要频繁写入数据的环境中。为了避免出现性能瓶颈,使用多个磁盘控制器就显得很有必要。

        3、RAID0+1

        从RAID 0+1名称上我们便可以看出是RAID0与RAID1的结合体。在我们单独使用RAID 1也会出现类似单独使用RAID 0那样的问题,即在同一时间内只能向一块磁盘写入数据,不能充分利用所有的资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在磁盘镜像中建立带区集。因为这种配置方式综合了带区集和镜像的优势,所以被称为RAID 0+1。把RAID0和RAID1技术结合起来,数据除分布在多个盘上外,每个盘都有其物理镜像盘,提供全冗余能力,允许一个以下磁盘故障,而不影响数据可用性,并具有快速读/写能力。RAID0+1要在磁盘镜像中建立带区集至少4个硬盘。

        由于我们此次只是介绍家用台式机如何组建RAID磁盘阵列功能,目前主流的主板也只是提供这三种组建模式,因此其它诸如服务等的高级RAID模式,这里我们将不再过多的介绍。

        二、主板芯片组RAID控制芯片介绍

        Intel南桥芯片ICH5R、ICH6R集成有SATA-RAID控制器,但仅支持SATA-RAID,不支持PATA-RAID。Intel采用的是桥接技术,就是把SATA-RAID控制器桥接到IDE控制器,因此可以通过BIOS检测SATA硬盘,并且通过BIOS设置SATA-RAID。当连接SATA硬盘而又不做RAID时,是把SATA硬盘当作PATA硬盘处理的,安装OS时也不需要驱动软盘,在OS的设备管理器内也看不到SATA-RAID控制器,看到的是IDE ATAPI控制器,而且多了两个IDE通道(由两个SATA通道桥接的)。只有连接两个SATA硬盘,且作SATA-RAID时才使用SATA-RAID控制器,安装OS时需要需要驱动软盘,在OS的设备管理器内可以看到SATA-RAID控制器。安装ICH5R、ICH6R的RAID IAA驱动后,可以通过IAA程序查看RAID盘的性能参数。

        VIA南桥芯片VT8237、VT8237R的SATA-RAID设计与Intel不同,它是把一个SATA-RAID控制器集成到8237南桥内,与南桥里的IDE控制器没有关系。当然这个SATA-RAID控制器也不见得是原生的SATA模式,因为传输速度也没有达到理想的SATA性能指标。BIOS不负责检测SATA硬盘,所以在BIOS里看不到SATA硬盘。SATA硬盘的检测和RAID设置需要通过SATA-RAID控制器自己BootROM(也可以叫SATA-RAID控制器的BIOS)。所以BIOS自检后会启动一个BootROM检测SATA硬盘,检测到SATA硬盘后就显示出硬盘信息,此时按快捷键Tab就可以进入BootROM设置SATA-RAID。在VIA的VT8237南桥的主板上使用SATA硬盘,无论是否做RAID安装OS时都需要驱动软盘,在OS的设备管理器内可以看到SATA-RAID控制器。VIA的芯片也只是集成了SATA-RAID控制器。

        NVIDIA的nForce2/ nForce3/ nForce4芯片组的SATA/IDE/RAID处理方式是集Intel和VIA的优点于一身。第一是把SATA/IDE/RAID控制器桥接在一起,在不做RAID时,安装XP/2000也不需要任何驱动。第二是在BIOS里的SATA硬盘不像Intel那样需要特别设置,接上SATA硬盘BIOS就可以检测到。第三是不仅SATA硬盘可以组成RAID,PATA硬盘也可以组成RAID,PATA硬盘与SATA硬盘也可以组成RAID。这给需要RAID的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Intel的ICH5R、ICH6R,VIA的VT8237都不支持PATA的IDE RAID。

       三、NVIDIA芯片组BIOS设置和RAID设置简单介绍

        nForce系列芯片组的BIOS里有关SATA和RAID的设置选项有两处,都在Integrated Peripherals(整合周边)菜单内。

        SATA的设置项:Serial-ATA,设定值有[Enabled], [Disabled]。这项的用途是开启或关闭板载Serial-ATA控制器。使用SATA硬盘必须把此项设置为[Enabled]。如果不使用SATA硬盘可以将此项设置为[Disabled],可以减少占用的中断资源。

        RAID的设置项在Integrated Peripherals/Onboard Device(板载设备)菜单内,光标移到Onboard Device,按进入如子菜单:RAID Config就是RAID配置选项,光标移到RAID Config,按就进入如RAID配置菜单:

        第一项IDE RAID是确定是否设置RAID,设定值有[Enabled], [Disabled]。如果不做RAID,就保持缺省值[Disabled],此时下面的选项是不可设置的灰色。

        如果做RAID就选择[Enabled],这时下面的选项才变成可以设置的**。IDE RAID下面是4个IDE(PATA)通道,再下面是SATA通道。nForce2芯片组是2个SATA通道,nForce3/4芯片组是4个SATA通道。可以根据你自己的意图设置,准备用哪个通道的硬盘做RAID,就把那个通道设置为[Enabled]。

        设置完成就可退出保存BIOS设置,重新启动。这里要说明的是,当你设置RAID后,该通道就由RAID控制器管理,BIOS的Standard CMOS Features里看不到做RAID的硬盘了。

        BIOS设置后,仅仅是指定那些通道的硬盘作RAID,并没有完成RAID的组建,前面说过做RAID的磁盘由RAID控制器管理,因此要由RAID控制器的RAID BIOS检测硬盘,以及设置RAID模式。BIOS启动自检后,RAID BIOS启动检测做RAID的硬盘,检测过程在显示器上显示,检测到硬盘后留给用户几秒钟时间,以便用户按F 1 0 进入RAID BIOS Setup。

        nForce芯片组提供的RAID(冗余磁盘阵列)的模式共有下面四种:

        RAID 0:硬盘串列方案,提高硬盘读写的速度。

        RAID 1:镜像数据的技术。

        RAID 0+1:由RAID 0和RAID 1阵列组成的技术。

        Spanning (JBOD):不同容量的硬盘组成为一个大硬盘。

        四、操作系统安装过程介绍

        按F10进入RAID BIOS Setup,会出现NVIDIA RAID Utility -- Define a New Array(定义一个新阵列)。默认的设置是:RAID Mode(模式)--Mirroring(镜像),Striping Block(串列块)--Optimal(最佳)。

        通过这个窗口可以定义一个新阵列,需要设置的项目有:选择RAID Mode(RAID模式):Mirroring(镜像)、Striping(串列)、Spanning(捆绑)、Stripe Mirroring(串列镜像)。

        设置Striping Block(串列块):4 KB至128 KB/Optimal

        指定RAID Array(RAID阵列)所使用的磁盘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RAID模式,串列块大小和RAID阵列所使用的磁盘。其中串列块大小最好用默认的Optimal。RAID阵列所使用的磁盘通过光标键→添加。

        做RAID的硬盘可以是同一通道的主/从盘,也可以是不同通道的主/从盘,建议使用不同通道的主/从盘,因为不同通道的带宽宽,速度快。Loc(位置)栏显示出每个硬盘的通道/控制器(0-1)/主副状态,其中通道0是PATA,1是SATA;控制器0是主,1是从;M是主盘,S是副盘。分配完RAID阵列磁盘后,按F7。出现清除磁盘数据的提示。按Y清除硬盘的数据,弹出Array List窗口:如果没有问题,可以按Ctrl-X保存退出,也可以重建已经设置的RAID阵列。至此RAID建立完成,系统重启,可以安装OS了。

        安装Windows XP系统,安装系统需要驱动软盘,主板附带的是XP用的,2000的需要自己制作。从光驱启动Windows XP系统安装盘,在进入蓝色的提示屏幕时按F6键,告诉系统安装程序:需要另外的存储设备驱动。当安装程序拷贝一部分设备驱动后,停下来提示你敲S键,指定存储设备驱动:

        系统提示把驱动软盘放入软驱,按提示放入软盘后,敲回车。系统读取软盘后,提示你选择驱动。nForce的RAID驱动与Intel和VIA的不同,有两个:NVIDIA RAID CLASS DRIVER和NVIDIA Nforce Storage Controller都要安装。

        第一次选择NVIDIA RAID CLASS DRIVER,敲回车系统读入,再返回敲S键提示界面,此时再敲S键,然后选择NVIDIA Nforce Storage Controller,敲回车,系统继续拷贝文件,然后返回到下面界面。

        在这个界面里显示出系统已经找到NVIDIA RAID CLASS DRIVER和NVIDIA Nforce Storage Controller,可以敲回车继续。

        系统从软盘拷贝所需文件后重启,开始检测RAID盘,找到后提示设置硬盘。此时用户可以建立一个主分区,并格式化,然后系统向硬盘拷贝文件。在系统安装期间不要取出软盘,直到安装完成。

        剩余的磁盘分区等安装完系统后,我们可以用XP的磁盘管理器分区格式化。用XP的磁盘管理器分区,等于/小于20GB的逻辑盘可以格式化为FAT32格式。大于20GB的格式化为NTF格式。

台式电脑如何组建软RAID

       磁盘阵列——RAID0制作方法!!

       很多朋友在升级时安装两块或多块硬盘,这时候用多块硬盘组成RAID性能将会有很大提升;但是几百元一块的RAID控制卡并非所有人都能够接受,再加上受硬盘容量大小必须相同的限制,于是Windows

       2000/XP自带的软RAID功能就成为了大家的最爱。怎样实现软RAID呢?下面笔者将给大家一步一步介绍。

        一、简单认识软RAID

        软RAID不需要RAID控制卡,它通过软件进行控制。Windows

       2000/XP支持该功能。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软RAID的基本知识。

        在Windows2000/XP中,物理硬盘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基本磁盘,一种是动态磁盘。基本磁盘是包含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驱动器的物理硬盘,可以被其他x作性访问;动态磁盘可通过Windows

       2000/XP中的“磁盘管理”升级得到,只包含由“磁盘管理”创建的动态卷,并由“磁盘管理”程序管理,所以不能被其他x作系统访问。

        软RAID被Windows 2000/XP称为卷。要在Windows

       2000上使用软件RAID,必须把基本磁盘升级到动态磁盘,才能在动态磁盘上创建我们所需的带区卷(RAID0)。卷有多种格式,下面是我们组建软RAID

       0涉及的几种。

        1.简单卷:构成单个物理磁盘空间的卷。它可以由磁盘上的单个区域或同一磁盘上连接在一起的多个区域组成,可以在同一磁盘内扩展简单卷。安装x作系统的简单卷成为引导卷。

        2.跨区卷:简单卷也可以扩展到其他的物理磁盘,这样由多个物理磁盘的空间组成的卷就称为跨区卷。简单卷和跨区卷都不属于RAID范畴。

        3.带区卷:以带区形式在两个或多个物理磁盘上存储数据的卷。带区卷上的数据被交替、平均(以带区形式)地分配给这些磁盘,带区卷是所有

       Windows

       2000/XP可用的卷中性能最佳的,但它不提供容错。如果带区卷上的任何一个磁盘数据损坏或磁盘故障,则整个卷上的数据都将丢失。带区卷可以看做硬件RAID中的RAID0。

        二、建立带区卷(RAID0)

        了解了有关知识后,让我们看看如何建立一个高性能的带区卷。下面已Windows

       2000为例,给大家介绍。建立带区卷必须对硬盘重新格式化,数据将会丢失,所以建议将硬盘数据备份后,删除Windows

       2000所在分区以外的所有分区。

       接着以系统管理员身份登录Windows

       2000,然后依次打开“我的电脑→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存储→磁盘管理(本地)”(如图1)。在屏幕的上半部分显示的是分区或卷的详细情况,下半部分显示物理磁盘的状态,在这一部分的左边显示物理磁盘的两种类型。图中的磁盘0、1都是物理磁盘,并且现在都是基本磁盘,我们要把它们升级到动态磁盘并创建一个带区卷。

        接着就是升级到动态磁盘。在磁盘0或磁盘1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升级到动态磁盘(U)”,出现对话框后在磁盘0和磁盘1前面打勾并确定,几秒钟后升级就完成了,此时在“磁盘管理”中磁盘0和磁盘1已经变成动态磁盘了,并且Windows

       2000所在分区变成包含引导信息的简单卷,也就是引导卷。而其他空间则变成未指派空间。

       然后创建带区卷。未指派空间可以创建简单卷或者带区卷,在磁盘0未指派空间上点右键并选择“创建卷”;点击“下一步”后选择“带区卷”,将磁盘0和磁盘1添加到右边的“选定的动态磁盘(S)”一栏中(如图2),按下一步后,Windows提示指派驱动器号(可以由Windows指定也可手动分配,一般以系统默认即可),然后需要进行格式化.可以选择FAT32和NTFS作为带区卷的文件系统,然后选择簇的大小和卷标,簇越大磁盘性能越高但造成的空间浪费也越大。我选择了“默认”由Windows自动设定,在“执行快速格式化”上打勾并确定,经过几秒钟的格式化后,屏幕上半部分就出现了一个驱动器号为“D”,容量为磁盘0原未指派容量两倍的带区卷,也就是我们要的RAID0阵列。

       在使用硬件级的RAID0时,如果两个物理硬盘容量不相等,那么创建的RAID0阵列的总容量为较小一个容量的两倍,比如一个10GB和一个20GB硬盘创建硬件级RAID0,那么得到的总容量就是10G×2=20GB,较大硬盘上多出的10G空间无法使用,就白白浪费掉了。而使用Windows

       2000的软件RAID,虽然最多也只能创建较小硬盘容量两倍的带区卷,但较大硬盘上多出的空间还能利用。利用的方法就是用较大硬盘上剩余的空间再创建一个简单卷,简单卷会被另外分配一个驱动器号,使用起来跟基本磁盘上的逻辑驱动器一样。创建简单卷的步骤与创建带区卷大体相同,只是在选择卷类型是选择“简单卷”就行了。一个动态磁盘上允许多种类型的卷共存,创建带区卷后,磁盘1还有1.1GB的未指派空间,我们又用它创建了一个驱动器号为E的简单卷。这时候,磁盘0和1都存在带区卷和简单卷,并且所有空间都被使用,没有任何浪费

       注意事项:

        1.

       创建了一种卷之后,要想改变卷类型必须先删除卷,删除卷时所有的数据都会丢失,所以要先备份数据。删除的方法很简单,在卷上点右键,选择“删除卷(D)”然后按提示进行。

        2.

       创建卷必须使用动态磁盘上的未指派空间,两块动态磁盘可以创建多个带区卷,而且可以同时和多个磁盘创建带区卷,每个带区卷的大小可以随心所欲的设定(当然要在磁盘容量允许范围内),这种灵活性是硬件RAID无法比拟的。

        3.

       要将动态磁盘还原为基本磁盘必须先删除动态磁盘上所有的卷,然后在磁盘上点击右键,选择“还原到基本磁盘”,然后按提示进行x作。如果要卸载Windows

       2000/XP并安装其它x作系统,千万记得先备份数据再把动态磁盘还原为基本磁盘,否则其它x作系统将无法识别动态磁盘,磁盘将无法使用。如果不慎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把硬盘挂到装有Windows

       2000/XP的机器识别。

        三、性能测试

       软RAID的性能和硬RAID的性能相差无几,而且非常适合两块硬盘容量差异较大但速度接近的朋友。看到这里你已经心动了吧,快动手体验一下!

       

参考资料:

/blog/5071188.html

       1、系统启动到BIOSPOST界面之后,进入操作系统之前,按Ctrl+I组合键进入ICH6R RAID BIOS设置程序。

       2、出现MAINMENU界面,下面开始建立磁盘阵列(Create RAID Volume)。

       选择CreateRAID Volume选项,按回车键制作RAID磁盘。

       3、进入CREATEVOLUMEMENU界面后,可以在Name选项中自定义1~16个字母(不能有特殊符号)的磁盘名称。设置好磁盘名称后,再按回车键,选择要制作的RAID模式(RAIDLevel)。

       RAID模式选项有RAID0(Strip)及RAID1(Mirror),选择好要制作的磁盘阵列模式后,再按回车键选择StripSize大小。

       4、StripSize以KB为单位,此为设置磁盘区块大小,磁盘区块大小的选择可从4~128KB。选择好磁盘区块大小后,再按回车键设置磁盘容量(Capacity)。

       5、设置好磁盘容量后,再按回车键进入Create? Volume(建立磁盘)。在CreateVolume选项下按回车键。

       6、此时会出现警告窗口,提醒用户磁盘内的数据会被清除。请按Y键来完成磁盘阵列的建立。

       完成后即会看到建立好的磁盘阵列详细数据,例如:RAID模式、磁盘区块大小、磁盘名称及磁盘容量等。

       好了,今天关于“制作带raid驱动系统盘”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制作带raid驱动系统盘”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